生查子 獨游雨巖

   宋代辛棄疾
鯨魚網提供關于宋代辛棄疾的生查子 獨游雨巖詩詞、生查子 獨游雨巖詩句等經典詩詞名句,同時還有唐詩宋詞、古詩三百首、唐詩三百首、現代詩、詩詞名句、元曲、文言文、詩人等古代詩詞大全

生查子 獨游雨巖

宋代 - 辛棄疾

溪邊照影行,天在清溪底。

天上有行云,人在行云里。

高歌誰和余?空谷清音起。

非鬼亦非仙,一曲桃花水。

生查子 獨游雨巖詩詞賞析

【注釋】:

這是辛棄疾作品中又一首即事敘景、寓情于事之作。此詞作年雖然難以確考,不過可以肯定這是詞人削職閑居、退居帶湖期間 ,“倦途卻被行人笑,只為林泉有底忙”(《鷓鴣天 》)的情況下寫作的。題目中的“雨巖”,位于江西永豐縣西二十里的博山腳下。據韓淲《澗泉集》卷十二一首題為《朱卿入雨巖,本約同游,一詩呈之》的詩中說 :“雨巖只在博山隈,往往能令俗駕回。挈杖失從賢者去 ,住庵應喜謫仙來。中林臥壑先藏野,盤石鳴泉上有梅⋯”由此可以想見當地風光之清幽。作者留連雨巖,填詞賦詩,以抒發(fā)其情懷。

本詞前二句“溪邊照影行,天在清溪底 ”,寫的是詞人在溪邊行,從溪水倒影中照出,可見溪水的清澈。溪中倒影不但有人,而且有天,天在溪底,把清溪之“清”寫盡。溪水平明如鏡,人影只是水鏡中一點,其背景有廣闊的天空,一齊照入溪水,從中使人得知溪面之大。但天空本是青冥無物,照入水底如何見出?于是借“行云”來點明。行云本在天,如今水底的天反借行云而見 ,這是詞人體物精到處?!疤焐嫌行性啤本?,如果理解為天上之天 ,就沒有什么意義,這里說的是水底之天,它承上補足“天在清溪底”句,啟下引出“人在行云里”句。這個“人”是遙應首句溪水中的“照影 ”,這才有“在(水底天的)行云里”的視覺感受。以上四句全從清溪倒影落墨,表現的是詞人當時那種自覺行走于藍天之上、白云之中的飄飄似仙的獨特感受和恬靜愉悅的心情。唐朝詩人賈島在《送無可上人》中曾寫過“獨行潭底影,數息樹邊身”兩句,寫的正是這種感受,但又不如這首詞來得清新自然,富于韻味。

接下來兩句“高歌誰和余?空谷清音起 ”,作者又另辟新境。寫自己“高歌”而問“誰和余 ”,意在殷切希望有相和者。不聞有人和,只有“空谷”中響起“清音”,表達了作者心境之孤獨。這種孤獨感,恐怕不能只理解為沒有旅游的伴侶,必須同詞人當時特殊的處境聯系起來理解 。多少年來,作者力主抗金、和者甚寡,反而遭到排擠和打擊,從句中可以看到詞人壯志難酬的憤懣之情的有意無意的流露。后二句“非鬼亦非仙,一曲桃花水”,寫得極細膩 。蘇軾《夜泛西湖》五絕句中,有句云 :“湖光非鬼亦非仙,風恬浪靜光滿川 ?!痹~人在這里借用了“非鬼亦非仙”五字,表現的是他聽到“ 空谷清音起”后的心理活動。

他“高歌 ”之后 ,在這空曠之地,聽到“空谷”的“清音 ”,起初懷疑是鬼怪發(fā)出的,繼又懷疑是神仙發(fā)出的,末了才又加以否定,得出“非鬼亦非仙”的結論。然而,究竟是什么發(fā)出的“清音”呢?原來是“一曲桃花水 ”?!抖Y記·月令》說:“仲春之月,始雨水,桃始華?!薄稘h書·溝洫志 》“來春桃華水盛”注引《月令》后解說:“蓋桃方華時,既有雨水,川谷冰泮,眾流猥集,波瀾盛長,故謂之桃華水耳。”“一曲桃花水 ”,潺潺長流,清音流轉寄托了詞人身處逆境,不改報國之志,而又孤獨無援的憂郁之情。

此詞上闋以寫形為主,筆法自然平實,下闋以寫聲為主,筆法婉轉曲折,虛實結合,相得益彰。

 
反對 0收藏 0打賞 0
 
更多>猜您喜歡
成語大全
好詞好句
網站主頁  |  在線字典  |  成語大全  |  詩詞名句  |  作文大全  |  英語學習  |  歇后語  |  網站地圖  |  網站留言  |  違規(guī)舉報
m.tmacn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