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無長物
成語名字:別無長物
成語發(fā)音:bié wú cháng wù
成語解釋:長物:多余的東西。再也沒有別的多余的東西。形容因貧困而空無所有或因節(jié)儉而東西極少。也作“身無長物”、“一無長物”。
成語出處: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德行》:“后大聞之,甚驚,曰:‘吾本謂卿多,故求耳?!瘜υ唬骸扇瞬幌す?,恭作人無長物?!?/p>
成語繁體:別無長物
常用程度:一般成語
感情色彩:貶義成語
成語用法:動賓式;作謂語,形容貧困
成語結(jié)構(gòu):動賓式成語
產(chǎn)生年代:古代成語
成語正音:長,不能讀作“zhǎnɡ”。
近義詞: 空空如也、軟囊羞澀
反義詞: 一應(yīng)俱全、 應(yīng)有盡有
成語例句:他們除雙手外,別無長物,其經(jīng)濟地位和產(chǎn)業(yè)工人相似。(毛澤東《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》)
別無長物的成語接龍
男女有別 -> 別無長物 -> 物以類聚
別無長物的成語故事
東晉時讀書人王恭生活儉樸,不圖享受,他隨父親從會稽來到都城建康,他的朋友王忱去看望他,兩人相談甚歡,王忱覺得身下的竹席很好,王恭就轉(zhuǎn)手相送,自己改用草席。王忱得知后過意不去,王恭說:“吾平生無長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