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忍為國
成語名字:相忍為國
成語發(fā)音:xiāng rěn wèi guó
成語解釋:忍:容忍。為了國家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讓步。
成語出處: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昭公元年》:“魯以相忍為國也,忍其外不忍其內(nèi),焉用之?”
成語繁體:相忍為國
常用程度:常用成語
感情色彩:中性成語
成語用法:偏正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褒義
成語結(jié)構(gòu):偏正式成語
產(chǎn)生年代:古代成語
成語正音:相,不能讀作“xiànɡ”;為,不能讀作“wéi”。
近義詞: 委曲求全
反義詞: 針鋒相對(duì)
成語例句:我們除向國民黨提出抗議和善后條件外,仍然相忍為國。(毛澤東《評(píng)國民黨十一中全會(huì)和三屆二次國民參政會(huì)》)
相忍為國的成語接龍
吉人天相 -> 相忍為國 -> 國中之國
相忍為國的成語故事
相忍為國的相關(guān)成語
達(dá)權(quán)通變、諱疾忌醫(yī)、馬首欲東、和光同塵、西鄰責(zé)言、英雄氣短、草率從事、求大同,存小異、破罐破摔